张思南:面对中美博弈,特朗普心态复杂

张思南:面对中美博弈,特朗普心态复杂

说书人 2025-02-22 行业报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张思南:面对中美博弈,特朗普心态复杂

直新闻2 月 21 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应约与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举行视频通话,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这是特朗普二次上台以来,中美在经贸领域的又一轮互动,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在新形势下的又一次关键接触。正如新闻稿所言,此次通话是对中美元首共识的具体落实,反映出两国在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而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表明了两国在经贸问题上的巨大共同利益并未改变;同时我们要看到,贝森特的一些消极表态凸显了美方对华政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没有改变。

特朗普 2.0 时代,中美关系的基调有所不同。特朗普不像此前的拜登那样以意识形态斗争来主导中美竞合关系,新一届美国政府可能会更加务实,追求所谓 " 交易的艺术 ";但这种务实是基于现实主义的商人思维,特朗普在对华博弈上可能会更加野蛮,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此次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美国财长贝森特通话的背景就是美国在贸易逆差、产业竞争等问题上不断调整策略,而中国则希望通过稳定经贸关系,为国内经济发展争取更有利的外部环境。何立峰由此明确表达了对美方近期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的 " 严正关切 ",表明了中国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方面的坚定立场,这同时也是向美方划下红线底线,传递了中方不会坐视贸易战升级的信号。

就美方的整体表态而言,贝森特不断在贸易逆差和所谓的 " 经济平衡 " 问题上做文章,强调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显然是有意向中国施压,但这种施压很明显又是战术性的,其战略目的是迫使中国在经贸政策上作出某种让步,从而建立有利于美国的中美经贸关系,而非是寻求 " 脱钩断链 "。据《纽约 * 时报》报道,特朗普政府内部存在希望与中国达成更广泛贸易协议的声音,特朗普本人也考虑与中国重新谈判,从而达成所谓 " 更大、更好的 " 协议。这种政策上的矛盾反映出美国在对华博弈中的复杂心态:一方面,试图通过关税施压来改变中美之间的经贸现状,从而取得更有利的姿态;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正视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和对美国企业的吸引力,承认中国市场是不可或缺的。这也体现了美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面对中国崛起所产生的战略焦虑和现实考量。

张思南:面对中美博弈,特朗普心态复杂

直新闻那你如何理解美国在对华经济博弈中的这种复杂心态?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回顾 2018 年的中美贸易战,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成本大部分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贸易摩擦未能有效降低美中贸易逆差,反而带来了供应链的不稳定和通胀压力。《时代》杂志指出,美国新一轮关税举措将直接推高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而《纽约 * 时报》经济专栏作家克鲁格曼更是直言," 最终关税的代价会落在美国人自己身上 "。我相信,这些事实会让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意识到,单方面施压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损害自身利益。

当然我们也知道,特朗普选择贸易保护主义算的不是经济账,更多是政治账,代表了美国社会右翼民粹主义的宣泄。特朗普通过保护主义和本土主义这种民粹主义的政治代言,获得了美国社会极大的选民支持。但问题是,民粹主义宣泄只是一个开始,关键在于特朗普能否为支持他的选民带来切实的经济增长。

因此,尽管特朗普政府仍在强调贸易保护措施,但事实证明,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对于美国自身经济而言至关重要。中国美国商会的最新报告显示,超过半数在华美资企业计划 2025 年增加在华投资,这表明市场规律依然主导着经贸关系的发展,政治干预难以改变现实。中美之间若能在高科技、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不仅将为各自经济增长,更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巨大动力。

某种意义上,此次通话也再次提醒国际社会,中美关系的走向不仅影响两国经济,也关系到全球供应链稳定和市场预期。一个稳定、可预测的中美经贸关系,将减少全球市场的波动性,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更大的确定性。总体而言,何立峰与贝森特的视频通话是中美关系缓和与竞争博弈的一个缩影。中方坚持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下推进关系,而美方则在 " 遏制 " 与 " 依赖 " 之间摇摆。未来的关键在于美方能否放弃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与中方共同推动建立更具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经贸关系。

作者丨张思南

转载请注明来自小白菜,本文标题:《张思南:面对中美博弈,特朗普心态复杂》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